國家公務員考試即將啟動,申論作為筆試兩大核心科目之一,一直是考生備考的重點與難點。很多考生對申論的認識停留在“寫作文”層面,實際上,申論考察的是公務員實際工作中的綜合能力。本文將從本質、內容和備考策略三個維度,為你揭開國考申論的神秘面紗。
一、國考申論究竟考察哪些核心能力?
申論并非單純的寫作測試,而是通過考生對材料的分析、提煉和表達,檢驗其是否具備公務員崗位所需的四大核心能力:
1.閱讀理解能力:能否快速抓住材料主旨,理解復雜社會問題的本質?例如,2024年真題中關于“基層治理創(chuàng)新”的材料,需要考生從村民議事會、智慧社區(qū)等案例中歸納共性問題。
2.綜合分析能力:如何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如分析“鄉(xiāng)村振興中人才流失”現(xiàn)象時,需結合政策背景、經濟結構、文化觀念等多維度思考。
3.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答案必須基于材料邏輯,而非主觀臆斷。例如,針對“城市交通擁堵”,需從優(yōu)化公共交通、完善路網規(guī)劃等材料中提取可行方案。
4.文字表達能力:要求語言規(guī)范、邏輯清晰。2025年大綱特別強調“用詞準確性”,避免口語化表達,如將“政府服務不好”改為“政務服務效能有待提升”。
二、申論試卷如何分級分類?
2025年國考申論試卷首次采用三類分級模式,精準匹配崗位需求:
1.A類卷(省級及以上):聚焦宏觀政策分析,如“新發(fā)展格局下的產業(yè)升級”“共同富裕的實現(xiàn)路徑”等,要求考生具備全局思維。
2.B類卷(市縣級):側重基層實務,例如“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體系構建”“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需結合具體案例提出可操作性對策。
3.C類卷(行政執(zhí)法類):突出法治思維,材料多涉及執(zhí)法爭議、普法宣傳等場景,如2024年“城管與攤販沖突調解”案例,考查依法行政能力。
備考關鍵:報考時需仔細核對職位對應的試卷類型,避免復習方向偏差。例如,報考稅務局的考生需重點關注C類卷中“稅務執(zhí)法規(guī)范化”相關內容。
三、備考策略有哪些關鍵點?
申論高分并非一日之功,需分階段系統(tǒng)規(guī)劃:
1.基礎夯實階段(1-2個月)
精讀政策文件:重點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提煉高頻關鍵詞(如“新質生產力”“社會治理共同體”)。
分析真題邏輯:以近三年國考真題為例,拆解材料結構,標注關鍵句與數(shù)據,訓練“材料為王”的思維。
2.強化提升階段(3-4個月)
專項突破訓練: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如公文寫作、大作文開頭),每日完成1篇限時練習。例如,學習“倡議書”“調研報告”等15種法定公文格式。
積累素材庫:建立“政策熱詞+典型案例”雙庫。例如,將“楓橋經驗”“接訴即辦”等基層治理案例分類整理,用于論證環(huán)節(jié)。
3.沖刺模擬階段(考前1個月)
全真??佳菥殻好恐芰衔?:00-11:30模擬考試環(huán)境,嚴格計時并對照評分標準復盤。
熱點預測定向突破:關注2025年新出臺政策,如《數(shù)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guī)劃》中“數(shù)字政務”相關內容,預測可能的命題方向。
國考申論的本質是考察“用公務員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其盲目刷題,不如從理解材料邏輯、錘煉政策語言入手。記?。荷暾摳叻譀]有捷徑,但掌握規(guī)律的考生,往往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