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考申論一直是小伙伴們頭疼的問題,尤其是要求的1000字這道題,很多朋友都說自己寫的字總是不夠規(guī)定的字數,今天上岸鴨公考小編就來分享文章寫作拓展“抄材料”的方法,教你如何“抄”出高分!
一、去哪兒“抄”
一般的議論文材料有7000多字,到底到哪里去找我們寫文章所需要的材料,從本質上來說,這本身就是議論文主體的考察能力之一。從材料的開頭復制到結尾當然是不可接受的,從材料的結尾向后復制顯然也不太合理。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突破:
1.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應該以第一篇材料為基礎。
2.從你的論點來源中尋找材料。
3.關鍵詞句向非作文題目的要點借鑒。
總之,文章的素材來自于素材,但我們不僅要對素材有清醒的認識,還要仔細把握方向。
二、“抄”什么
許多考生都知道,既然論點是從材料中衍生出來的,那么最好的論點就是改變論點所涉及的材料。那么到底我們用哪些材料,其實還是有所以有很多方法來思考我們使用什么材料。這里有三個有效的方法給你~
多“抄”案例,少“抄”觀點
一方面,由于案例的長度較長,便于我們擴大論證的長度。另一方面這也是因為在給定的數據中有更多的案例也有更多的種類可供選擇。
多“抄”分析,少“抄”對策
一方面考慮到分析型的材料更好換述和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策型的素材概括難度較大。
多“抄”關鍵詞句,少“抄”完整表述
一方面,關鍵詞句往往是前面非作文題目的要點,梳理難度不大。另一方面,完整表述的抄寫很容易讓考官判定為抄襲。
三、如何“抄”
之所以整篇文章幾乎都引用了“抄”,是因為我們這里所說的“抄”更多的是指參考,而不是直接抄襲原文,更不用說大規(guī)模的直接抄襲。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明確抄在哪里、抄什么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我們是如何抄的,抄的初衷是借鑒和轉述,而不是逐字照抄,更不是逐字照抄。
有兩種障礙可能難以克服:一是不敢,二是不會。有兩種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論點來自材料的段落或大意,那么論點的最佳來源就是論點出現的地方。你應該先認識到這個問題,才有可能使自己的論文論證更有針對性。因此我們必須敢于復制,復制材料的最大技巧是重新措辭。
抄材料的最大技巧莫過于換述。常用的方法包括顛倒句子的內部順序,改變長句中的連接詞,在句子中增加或減少形容詞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