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中,時政常識是必考內容之一,時政知識的積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大家要循序漸進,堅持積累學習。上岸鴨公考小編整理了2月26日時政要點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為大家的考試提升儲備,帶來幫助。
一、2022年鋰離子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130%
記者日前從工信部獲悉:2022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和轉型升級發(fā)展持續(xù)加快,先進產品供給能力不斷提升,鋰離子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130%,行業(yè)總產值突破1.2萬億元。
二、2023年新疆力爭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8%
日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業(yè)機械化工作推進會暨農機干部能力提升培訓會議召開。會議總結了2022年新疆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取得的成績,全疆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7%,農林牧漁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1%。全疆農機總動力達2531萬千瓦,完成機耕面積7279萬畝,機播面積7088萬畝,機收面積4717萬畝,農機服務總收入162億元。
三、湖北檢察機關依法對王大偉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記者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遼寧省人民政府原黨組成員、副省長,公安廳原黨委書記、廳長王大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jiān)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由湖北省襄陽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日,襄陽市人民檢察院已向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四、2023年第一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完成7100噸
記者25日從商務部獲悉,為維護豬肉市場穩(wěn)定,2月24日,商務部會同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開展今年第一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完成收儲數量7100噸。
五、第四架AG600M飛機成功首飛研制批全面進入適航取證試飛
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獲悉,2月25日,由該集團自主研制的第四架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M在廣東珠海成功首飛。
這是研制批全狀態(tài)新構型滅火機中最后一架完成首飛的,其首次飛行標志著AG600M研制批全面進入適航取證試飛。
六、上海春季促進就業(yè)專項行動大型招聘會舉行
2月25日,“2023年上海市春季促進就業(yè)專項行動大型招聘會暨長三角地區(qū)高校畢業(yè)生擇業(yè)對接會”在上海舉行。作為2020年以來上海市舉辦的最大規(guī)模的線下招聘會,預告一經發(fā)布便吸引了1200余家招聘單位報名參加。上海市就業(yè)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表示,“隨著產業(yè)資源交匯越來越多,未來我們將推出更多舉措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
七、27地省公務員招錄筆試人數超500萬
從2月25日起,27地(市、區(qū)、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了2023年省公務員招錄考試筆試,其中包括受疫情影響筆試延期的廣東省和山東省。據了解,本次筆試為歷史最大規(guī)模聯考。從整體招錄情況來看,2月25日舉行的公務員考試筆試的省份共計招錄168476人,比去年增加24729人,漲幅達17%以上。其中,招錄最多的是廣東省,招錄18258人,幾乎接近兩萬,比去年“擴招”2457人,也是“擴招”人數最多的省份。漲幅最大的來自西部省份——甘肅,今年招錄4249人,比去年增加了2364人,漲幅接近80%。
八、國家醫(yī)保局回應職工醫(y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問題退休人員醫(yī)保不繳費政策不變
近日,一些地方推進職工醫(y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改革,引發(fā)部分群眾關注。部分群眾對改革后職工醫(yī)保個人賬戶劃入減少有疑問,對改革后看病就醫(yī)便利性有顧慮。對此,昨日,國家醫(y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回應稱,此次改革的核心,是用調整個人賬戶的劃入方式,來“置換”普通門診統籌報銷,資金平移后全部用于門診統籌報銷。同時,退休人員不繳費的政策不變。下一步將研究優(yōu)化門診報銷比例、“起付線”和“封頂線”等政策。
以上就是2月26日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匯總的全部內容??傊?,時事政治這部分主要還是靠大家平時積累,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大家一定要提前準備,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公務員考試的相關信息,歡迎關注上岸鴨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