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公務員考試,除了要看個人的學歷,專業(yè),年齡等基本的報考條件,考生在報考時還應當要注意公務員回避制度,如果你報考的單位有親戚家人任職,那么就要好好判斷一下是否需要任職回避。
由于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要求不一樣,所以具體的回避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舉例來說,審計/財務這類工作,工作保密性非常重要,對回避制度的重視程度可能會更高一點。
一、什么是公務員回避制呢?
公務員回避制度簡單來說,就是為了防止公務員因個人的利益和親屬相互關系等因素對公務活動產(chǎn)生一定不良影響,而在公務員所在職務、所執(zhí)行公務和任職地區(qū)等方面都做出相關限制限制,使其避開有關親屬關系和公務的制度。
一般情況下“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會涉及到任職回避問題,朋友之間和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戚之間,一般不會涉及到這個問題。
二、哪些情況需要回避任職?
目前來說,需要回避任職的情況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來說,在同一個機關任職,而且兩人是直接隸屬于同一個領導的話,如公考對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是需要任職回避的。
2、如果選擇報考的職位與親屬是同一機關,并且是直接上下級的關系,報考時是需要回避的。多數(shù)情況下,這一類多為公考對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位。
3、一些非常重要的崗位,如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審計和財務等工作,為了防止權力濫用和徇私,需要進行任職回避。
以上就是上岸鴨公考對公務員回避制度的相關解釋說明,具體的回避制度要求以官方文件為準。從個人角度來說,這樣的回避制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實際工作中會產(chǎn)生不必要的麻煩。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在報考的時候,一定要主要以看下自己是否有親人任職,慎重選崗,以免等到政審的時候因為沒有達到回避制度的相關要求而無緣公務員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