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教學大綱》對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的表述是這樣說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句話在《課程標準》里改成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雖然只是將“語言文字”改成“語文”,但其內(nèi)涵不一樣了?!罢Z言文字”主要是就這一套負載信息的符號系統(tǒng)而言的,“語文”就不同了。它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p>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于人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它既要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以上,就是對語文課程標準中為什么將語言文字改為語文的全部回答,如果你想要了解或者學習更多教師招聘考試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上岸鴨公考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