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全國統(tǒng)考教師資格證真題《綜合素質》(幼兒園)

31.材料:
這段時間,幼兒園里老師一直被一件事情困擾著。
李老師發(fā)現(xiàn)班上新來的小鈺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她見到陌生人就會驚恐地往后躲,在幼兒園也不與同伴交往,不愛運動,拒絕參加班里組織的任何活動,總是自己默默的坐在小椅子上,不讓小朋友接近他。誰要跟她說話,她就嗷嗷叫,害怕極了。
通過多方了解,李老師得知小鈺出生后就被人領養(yǎng),后來生父與養(yǎng)父發(fā)生糾紛,為了擺脫生父的糾纏,養(yǎng)父就帶她東躲西藏。三歲時將它轉給現(xiàn)在的養(yǎng)父母,現(xiàn)在的養(yǎng)父母開了一家飯店,為了生意基本無暇顧及她,讓她自己玩耍。飯店服務員經常嘲弄她不會說話,使得她害怕成年人,拒絕與人交往,沒有了交流對象,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很慢,面對如此情況李老師怎么辦?
請按照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要求,為李老師出謀劃策。(14分)
32.材料:
讓我們回到1000年前的1018年,當時的人對未來懂得不多,但相信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在未來不會有什么不同。如果1018年你住在中國,會知道到1050年可能出現(xiàn)朝代更替,遼國可能從北方入侵,也可能發(fā)生瘟疫,讓幾百萬人喪命。但你也很清楚,就算到了1050年,大多數(shù)人仍然是農民或織布工,皇帝還是要靠人來組建軍隊和朝廷,男人的地位還是比女人高,預期壽命還是大約40歲,而且人體構造也絕不會有什么不同。所以,在1018年的時候,宋朝的窮人家會教小孩如何種稻或織布,有錢人家則是教男孩讀經寫字、騎馬射箭,教女孩三從四德,當個好妻子。毫無疑問,這些技能到了1050年還是很重要。
相較之下,對于中國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50年會是什么樣子,我們實在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那時人類如何謀生,不知道軍隊或政府會如何運作,也不知道兩性關系會是什么模樣。到那個時候,有些人的壽命可能會比今天長得多,而且因為有了生物工程和直接的腦機接口,就連人體本身也可能發(fā)生前所未見的改變。所以,現(xiàn)在孩子學的各種科目技能,到2050年絕大多數(shù)可能沒有什么用了。
目前有太多學校的教學重點仍然在于灌輸信息。這在過去說得通,因為過去信息量本來就不大,而且就連那一點信息,也不斷受到各種審查制度的阻隔。比如,如果你住在1800年墨西哥的某個偏僻小鎮(zhèn),就很難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畢竟,那時既沒有收音機、電視機,也沒有報紙或公共圖書館,就算你識字,也能進入某家私人圖書館,書架上多半也只有小說和傳道小冊子,因為西班牙帝國嚴格審查當?shù)赜∷⒌乃形谋荆乙仓辉试S極少數(shù)通過審查的出版作品由外界輸入。如果你當時住在俄國、印度、土耳其的偏僻小鎮(zhèn),情況大致也是如此。現(xiàn)代學校出現(xiàn),所有孩子都能學到讀寫技能,了解地理、歷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實,這其實是個極大的進步。
但是,在21世紀,我們被大量的信息淹沒,而審查機構甚至都沒有去阻擋信息的打算,反而忙于散布錯誤的信息,或是用不重要的事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如果你現(xiàn)在住在墨西哥的一個偏僻小鎮(zhèn),有一部智能手機,光是看維基百科、TED演講、免費在線課程,就可以花掉大把的時間。一方面,現(xiàn)在沒有任何政府有能力隱藏它們不喜歡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現(xiàn)在如果想用各種互相矛盾的報道、無關緊要的話題來影響大眾,完全是輕而易舉。比如,全球民眾現(xiàn)在如果想知道敘利亞的阿勒頗(Aleppo)遭轟炸的情況,或是南極冰蓋融化的最新情形,只要上網點一下就能得到信息。然而網絡上眾說紛紜,實在難以判斷哪些內容可信。正是因為只要點一下就能得到無數(shù)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難以專注。如果政治或科學看起來太復雜,我們很容易就會想轉去看些可愛的貓貓狗狗、名人八卦。
在這樣的世界里,老師最不需要教給學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學生手上已經有太多信息,他們需要的是能購理解信息,判斷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夠結合這點點滴滿的信息,形成一套光整的世界觀。
事實上,西方自由主義教育的理想幾百年來一直如此,但時至今日,甚至許多西方學校也從未實現(xiàn)這個理想。教師只是把資料硬塞給學生,再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就算這一代學生還沒辦法打造出一個有頭有尾、有意義的故事,未來也總有時間讓我們好好消化這一切。但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我們在未來這幾十年所做的決定,將會影響生命本身的未來,而我們只能依據(jù)自己目前的世界現(xiàn)來做出這些決定,如果我們這一代無法對宇宙有整體的認識,生命的未來就只能依賴隨機的決定。
(摘編自尤瓦爾·赫拉利《教育: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
問題:
(1)在文中畫線句“但時至今日,甚至許多西方學校也從未實現(xiàn)這個理想”中,這個理想指的是什么?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
(2)本文的標題是“教育: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作者這樣說的理由是什么結合文本,簡要分析。(10分)
33.在美國有一個黑人的司機,他是開Taxi的,他載了一對白人的母子。白人的孩子就問他的媽媽:“媽媽,媽媽為什司機伯伯的皮膚跟我們不一樣的?”母親說:"孩子呀,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色彩創(chuàng)造了不同顏色的人吶!”到達了目的地之后,司機堅持不收錢,他的媽媽說:”為什么你不收錢?"這個黑人留著眼淚說:“小時候我也問過我的母親同樣的問題,母親告訴我說:我們是黑人吶,我們這輩子注定要低人一等。如果我母親換成你的回答,今天我一定有不同的成就啊"
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寫作,角度自選,標題自擬,不少于1000字。
獲取更多教師資格相關真題練習,關注高頓上岸鴨!
相關閱讀
聲明:本站點發(fā)布的來源標注為“高頓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高頓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