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央國企招聘公共基礎知識真題
1.下列有關知識產權說法錯誤的是:
A.具有專用性、時間性、地域性
B.僅包括財產權的內容而不涉及人身權
C.必須具有首創(chuàng)性、新穎性
D.必須有能為人感知的客觀表現(xiàn)形式
2.柳某在幫助同事孫某捆綁手機銀行卡時,給自己的手機也綁了孫某的銀行卡,之后柳某多次從孫某的銀行卡里提現(xiàn)共2830元。柳某因害怕被發(fā)現(xiàn),于是把全額轉回到了孫某的銀行卡。柳某的行為屬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既遂
C.犯罪中止
D.不構成犯罪
3.殷某在自然保護區(qū)內挖了一個陷阱準備捕殺大熊貓,一上山采藥的老人落入陷阱死亡,殷某的行為構成:
A.意外事件
B.過失致人死亡罪
C.間接故意殺人罪
D.故意殺人罪
4.甲某在路邊撿回一名健康棄嬰,撫養(yǎng)半年后,不堪負重,將該名棄嬰以20000元的價格賣給鄰村的親戚陸某,甲某的行為:
A.不構成犯罪
B.構成棄嬰罪
C.構成拐賣兒童罪
D.構成非法拘禁罪
5.有權決定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建置和區(qū)域劃分的是:
A.國務院
B.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
C.自治州、設區(qū)的市的人民政府
D.縣級人民政府
二、央國企招聘公共基礎知識真題答案
1.【答案】B。
解析:知識產權亦稱智力成果權,是指公民法人對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在內的民事權利。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發(fā)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知識產權的法律特征包括:(1)它是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內容的一種民事權利;(2)它的客體必須是有能為人感知的客觀表現(xiàn)形式和首創(chuàng)性、新穎性;(3)它具有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A、C、D三項正確,B項錯誤。故本題選B。
2.【答案】B。
解析:柳某已經完成提現(xiàn)動作,被害人已失去了對財物的控制,構成既遂。因害怕被發(fā)現(xiàn),后續(xù)轉回錢款的行為屬于退贓,只能作為一個量刑情節(jié)進行考慮。故本題答案為B。
3.【答案】B。
解析:殷某應當預見到可能會有人誤入陷阱,但沒有預見到,其主觀上的過失導致采藥老人落入陷阱死亡,因此,殷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殷某對于采藥老人死亡的后果,主觀上并不存在故意,而是過失,因此,其行為不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當然也不屬于意外事件。故本題答案選B。
4.【答案】C。
解析:遺棄罪是指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yǎng)義務而拒絕撫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甲的行為是出賣而不是拒絕撫養(yǎng),不構成遺棄罪;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都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都是以兒童為對象,都可以采取欺騙手段,二者的區(qū)別關鍵在于,前罪以出賣為目的,后罪的行為人不以出賣為目的,一般是供自己或他人收養(yǎng)、奴役;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行為人以限制兒童人身自由為主要目的,不具有出賣目的。甲的行為是以出賣為目的,并實施了出賣行為,侵犯了棄嬰的人身權利,符合拐賣兒童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故本題答案為C。
5.【答案】B。
解析:《憲法》第107條規(guī)定,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建置和區(qū)域劃分。故本題選B。